導讀:這篇文章聚焦於「跨領域轉職」,幫你快速掌握重點。
跨領域學習不是一天完成,而是一個又一個小實驗堆起來的。這裡我把目前網站上跟學習、反思、技能練功相關的文章照步驟排好,讓你照自己的節奏挑選,像和我一起在筆記本上畫路線圖。第一次來可以先看 《Welcome to DailyBioJuan》 了解網站的寫作節奏。
路線一:先把基礎打穩
- 想複習大學課程,《生物科技系基礎學科》 與 《生物科技系進階學科》 分別整理了基礎與進階課,幫你把「要補哪門課」寫成清單。
- 如果你正在幫學生或自己複習國高中內容,《國中生物總整理》 可以當備查表,對照課綱快速抓重點。
讀完這些,你會對「還缺哪些知識」比較有底。接著我們把學到的東西放進筆記系統。
路線二:把知識整理成自己的語言
- 在 《部落格經營第兩個月》 裡,我分享如何用卡片盒與週檢視把學習紀錄下來,這是我避免知識碎片化的秘密武器。
- 如果你也想記錄生活與學習節奏,參考 《一個月的寫作練習》 設定小而可達的任務,從日常開始累積。
路線三:用專題和工具把能力練出來
- 想增強技術力,《教你用 HTML 建部落格》 與 《CSS 客製化樣式筆記》 示範怎麼把教學內容做成作品,這也是跨領域轉職常需要的展示方式。
- 如果你想做與生醫相關的 side project,《rPPG 遠距量測實驗》 裡面有資料清理、模型調整的流程,可以直接拿來練功。
- 需要更多跨領域的實例,就看看 《跨領域生理訊號轉職歷程》,裡面的時間軸與反思可以幫你排自己的專案。
CTA:想跟我一起練功?訂閱 每日生醫學習電子報 ,持續收到新的練習題與工作坊資訊。
路線四:公開輸出、建立自己的節奏
- 《為什麼要經營部落格》 談的是寫作與分享帶來的複利,提醒我們透過輸出讓知識更扎實。
- 想觀察長期變化,從 《部落格經營第三個月》、《第四個月》、《第五個月》 可以看到我怎麼調整內容策略、生活節奏與學習規畫,或許也能給你新的檢核方式。
- 當你準備把內容變成課程,《WUWOW 授課心得》 會告訴你「第一次開課要注意什麼」,省下許多試錯成本。
最後別忘了:照顧自己也算學習的一部分
- 我常在歐洲求學和旅居時重新整頓節奏,《德國生活紀錄》 與 《德國文化筆記》 提醒我們把不同文化的觀察變成靈感。
- 把心跳、呼吸與運動記錄下來,像 《心動過緩筆記》 那樣,學習就和生活綁在一起,也比較不會在長期挑戰中耗盡力氣。
CTA:想讓生活練習更有伴?把你的練習筆記寄到 DailyBioJuan 投稿信箱,我們一起在電子報裡分享。
怎麼使用這個頁面?
- 挑選你現在最需要的路線(補課、整理、練功、輸出)。
- 每讀完一篇,就寫下「我下一步要做的事」,例如「去找線上課」「開始練筆記」。
- 每個月回來看看,有沒有新的文章可以補進你的計畫。
我們先把基礎打好、把知識說成自己的話,再慢慢把成果分享出去。當未來有更多新聞、教材或實戰記錄,我會持續更新這個樞紐頁,跟你一起把跨領域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