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講到生科在台灣種種因素,使得發展相較美國慢,又或者沒有台灣半導體強盛,甚至有「一日生科,終生科科」的說法。
但是要在生科領域生存並不是不可能,只要了解各自的優缺點,並且找尋自適合的位置,最終有能讓自己混口飯吃的方法,更有讓自己與別人不同的地方。
最重要的重點在於,做出「差異性」。
如果你第一次看到我的文章,歡迎訂閱我的免費電子報,會陸續更新生醫技術介紹、跨領域人才的專訪以及生理訊號相關技術培養,讓你了解生醫以及學習成為跨領域專家。
生科出路優缺點分析
在上篇提到僧多粥少的狀況,如果想要提高身價,就需要增加自己的不可取代性,也就需要先了解自己的專業在所有人力市場上的優缺點,並且將自己在學習路上的優點持續放大,讓職涯的道路更加寬廣。
記憶與邏輯
普遍有一個說法「三類組是理組裡的文組」,在生科學科的狀況更是。
在許多背景知識裡面,需要很多的記憶支撐學習。例如細胞生物學在講述細胞內與細胞外的溝通、結構等等,其主要依賴的是許多分子的交互作用與結構改變。如果不了解分子的特性與上下游訊息傳遞的話,沒有辦法好好理解整個訊息傳遞的過程,或者造成結構上改變的原因。
所以在大學時期所培養的多是記憶的內容,這部份建議對於記憶的部分能做精簡化、重點化的練習。當大部分的人都花很多時間在記憶分子的名稱、結構、pathway的時候,如果你可以認真了解分子結構,並且理解結構性變化的產生方式,會造成下游產物會是什麼? 等等一連串的邏輯,就能夠在這個「人才海」裡面脫穎而出,更能減少背了就忘的狀況,因為你是「了解」的。
抗壓性
在許多實驗室裡面,很多教授因為經費以及計畫的壓迫性,對於實驗要求以及成功率會相對要求高很多。再加上如果選擇的教授本身計畫就沒有申請到太多,經費上短缺,那麼很多事情都得自己來。
做不完的事、少得可憐的工讀金、學不到的東西、漏水斷電的實驗室等等,再加上時不時爆發的教授,在實習、實驗室訓練的過程學習最多的絕對是抗壓性。
當你熬過了這段時間,漸漸的習慣的這樣的生活之後,畢業找了工作會發現,要嘛其實工作沒那麼糟,要嘛發現其他同事哀哀叫的時候,你是少數在惡劣環境下可以生存的人。
邏輯推理與問題解決
大學期間所有的學科,都是試著在告訴學生,所有知識、反應路徑的來龍去脈,因此會了解很多前因後果。因為A改變產生了B,而B影響了C等等。這會影響人在生活上的思考模式,同時訓練思考能力,透過觀察與邏輯判斷,比別人更快找到問題並且找到解決方案。
我該怎麼做?
許多生科畢業人或者仍然在學生因為知道生科在未來的發展不佳,因此選擇努力的方向大致可以分成幾種:出國、跨領域、轉組等等。
生科轉型1 -生活化
首先如同上面提到的,大學時期甚至研究所時期所訓練的,最多的是思考方式以及抗壓性。所有學到的東西可能不會從你所認知的方式呈現出來,但是他會徹底改變你看事情的角度。
也許你甚至沒有從事生科相關的工作,但對於工作上遇到事情的解決方式,絕對有與眾不同的地方。你需要從工作上思考,就你大學、研究所學習的內容中,哪些部分能夠運用在你的工作上,一定能想到更多不一樣的點子出類拔萃。
生科轉型2 -異地化
除此之外,有些人將自己所學在運用在國外的產業。
喚本身在大學期間就有很多同學之後研究所朝國外發展,因為藥廠、生技公司多半在國外發展比較良好。除此之外,能夠透過去國外拓展自己的視野,再拿個文憑。未來的道路就會相較在國內來的寬廣。
然而,這條道路相對需要花費許多金錢,光出國交換留學可能一學期就要十幾萬美金。有些人家裡願意支持的話就沒有問題,而也有些人則是大學時間十分努力唸書,透過大學獎學金出國交換、甚至念研究所。
假如沒有家裡的資助也拿不到獎學金的話,有很多人是透過就學貸款來解決這個問題,等畢業出去工作之後,再慢慢還錢。
生科轉型3 -多元化
另一個選擇,是將自己的生科專業搭配上其他技能。來增加自己的不可取代性的方式。
在過去,社會多為提倡T型人才,也就是只要一項專業持續鑽研專精,讓自己成會獨一無二的人。而在生科產業,因為人才本來就很多,現在更倡導需要建立第二專業、第三專業,成為跨領域的π型人才。
斜槓青年曾提到過同樣概念,過去可能要讓自己成為單一專業的前10%才能稱為頂尖。但假如你擁有兩項、三項前40%的專業,那麼你已經是前5% (0.4*0.4*0.4=0.064)的菁英了。
生醫工程
配合台灣半導體及電子業盛行,生醫工程逐漸成為比較多人的想法。特別是前幾年的疫情,讓大眾更加認知的醫療、健康的重要性,開始有有了「智慧醫療」、「精準醫療」、「遠距醫療」的趨勢。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勢必在未來需要許多同時具備生物知識與工程知識的人才。
生技市場分析
假如你對市場分析、投資股票等等相對也有很高興趣,你也可以試著朝經濟、財經等領域精進。當你同時用有這兩樣專業,在投資生技市場的需求只有你能夠滿足。
當本身就是投資專業的人需要分析醫療產業的公司體質、產品是否具有前瞻性時,最需要的是了解這個市場的背景,需要花費大半時間去了解與調查。但因為你本身就是生物相關背景,甚至你可能本來就有使用過相關產品的經驗,你會比別人更加了解公司產品解決哪些人的痛點、優勢在哪裡。
科技法律
喚在大學時期,也有同學對於法律不排斥而去修科學法律所的課。隨著未來科技越來越發達,一定會遇到許多科技與道德、甚至是危害人體、人權的事情發生。這時候,如果你有是兼具兩者專業的人,會更能夠體會這些衝突與矛盾,而你的建議更能夠擔任兩個領域的橋樑解釋雙方的利弊,並提供相對合理且最大利益的作法。
法律新聞
喚的大學室友,對於新聞內容很有熱忱,平常熱衷於文字寫作。後來轉而去就讀新聞所,對於新聞的內容及趨勢做分析。相對於直接性的實驗數據,新聞科學多研究文字、影像等等人文上所帶來的現象,需要對於生物知識、以及新聞的文字意圖、寫作方式有所瞭解才能夠勝任。
生科轉型4 -工程化
特別在工程這部分,隨著AI人工智慧科技越來越發達,以前受限於計算能力、時間、空間上的問題漸漸能夠透過傳輸、晶片等方式解決。
黃仁勳曾提到:「若是重來一遍,我的體悟是,『生命科學』會是最複雜的科學領域」。確實,在生物經過千百萬年淬鍊演化的結果,相對人類對於晶片開發時程絕對是複雜許多。也正是因為這樣,生物科學家總是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研究與探討發現。
未來這些研究所需要的人力,如果都能夠透過AI的方式取代,或者加速進行的話,絕對是一項巨大的突破,也正是如此,跨領域向工程的學習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後記
以上就是喚對於生科人才出路的想法拉!當初高中選擇科系的時候就已經有聽說生科的道路坎坷,但是因為知道自己喜歡的還是生物,所以毅然決然還是選擇這樣的道路。而只要你不停思考,不斷努力,最終人生還是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條道路。希望對看完這篇的你能帶來一些思考與啟發。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覺得我的觀點不錯,歡迎拍手按讚分享,對於內容有想法的話也歡迎留言喔!
「白鷗沒浩蕩 萬里誰能馴」
詩人經受着塵世的磨鍊,沒有向封建社會嚴酷的不合理現實屈服,顯示出一種碧海展翅的衝擊力
希望勉勵作者,在未來不合理與需要恆心的時候堅持下去,持續產出有品質的文章,同時也勉勵讀者,在未來的道路上可以一起前進,最後展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