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免費職涯諮詢]如何成為生醫訊號工程師

相信會點進來了解的你也是生科或者生醫相關領域的人,總是有個想要回饋社會的夢想跟抱負,卻不知道怎麼樣才是適合自己的道路。

本篇是紀錄小白鷗的問題,以及喚對於問題的統整以及回覆。

如果你也有相關的問題與煩惱,歡迎在文章最下方聯絡信箱留言,或者私訊IG小盒子與我互動!

如果你第一次看到我的文章,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會陸續更新國中、高中的生物課內內容、筆記重點整理以及大學研究所上遇到的種種乃至於畢業、找工作、談薪水等職涯規劃,以及每周一篇的新知分享,包含部落格、生物新科技等等內容。

白鷗的生醫問題

您好,
目前是正準備就讀陽明交大醫工所醫用電子組的碩士生。

近來在thread上有閱讀到您書寫研究所碩士準備的文章,身為跨領域就讀的人來說很是受用,也不禁讓我思考起自己的職涯規劃,故寫信詢問。

我本科系是三類護理系,後來畢業後在CRO從事法規人員,在這期間接觸/看到軟體醫療器材蓬勃爭取上市的前景,讓我決定跨領域念醫工所。(可能因為就業後回來念書的關係,現實面希望薪資待遇能有所提高,在權衡之下想專注投生醫科技類的職缺)

但老實說,暑假先進來實驗室後卻讓我很迷茫,有大概幾點:
(1)實驗室題目與業界接軌的職缺似乎較少
我目前的指導老師專精領域是使用機器學習於動作辨識、穿戴式裝置、跌倒預防,這些領域自己也蠻有興趣的。但先前七月底參與生技展時,一番瀏覽下來,類似題目看到的都是學術研究單位,不免有點失望加上迷茫。

(2)自身資訊背景實力不夠紮實、擔心就業
校系位處陽明校區,若要深度扎根資工實力,需要跨校來回就讀,然而修課時間壓縮的情況下,不曉得該專研具體哪些方向就讀較佳。Ex:醫學影像、生醫訊號?

目前雖然有先試著自學線性代數、c語言,未來大概會在交大加修資工系必修,但對於未來職涯迷茫這點,讓我選課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打轉(很怕回來念書是錯誤的決定)

以上,想請問白鷗:

(a)關於動作辨識、穿戴式裝置這類型研究領域的前景看法?
(b)若不考慮學術發展,需要進入職場具備的能力該怎麼準備?
(c)有看到白鷗曾經擔任生醫訊號工程師,想詢問若想要朝這個方向前進,我可以怎麼具體規劃碩士這兩年的課程呢?

喚的回覆

你好啊!很感謝你有看到我產出的文章,也很高興能幫助到你!

首先我想先對於你提到三點做一些補充跟我的看法,最後再回覆你的問題~

實驗室題目與業界接軌的職缺似乎較少

在我從碩班畢業後進入職場後,其實很明顯地會發現學術界跟業界所謂的「需求」是不太一樣的。

學術界比較偏向「基礎研究」、「可行性嘗試」但不會注重市場需求,而業界則是會需要進行市場調查,確認實際有市場需求有利可圖,才會往下開始做開發。

所以在生技展上,才會看到比較多以學術部分呈現穿戴式裝置、動作辨識這些領域的內容。主要原因還是生技展的性質跟領域不符。

會參展的廠商主要是缺曝光、缺客戶、缺合作,但是穿戴式裝置跟動作辨識、跌倒預防系統都還在開發階段,自然不會有廠商進駐。就算有,例如Garmin、Meta的眼鏡在開發穿戴式裝置,但因為他們是大公司做新創開發,也不需要做曝光,也就不會這種場合出現。

自身資訊背景實力不夠紮實、擔心就業

另外對於業界職缺的部分,我覺得只要還是要看自己的興趣所在。以前我也會覺得好像應該「為了未來工作去學需要的技能」,例如我想要做穿戴式裝置,那我就要學程式語言、學訊號處理、學系統架構、學電路等等。

但是,進到公司後會發現,主要負責訊號處理的人是演算法工程師,負責系統架構的是系統工程師,負責電路板的是硬體工程師。也就是說,你不需要什麼都會,也不需要為了「特定工作」去學技能。

而是應該反過來,從你的「興趣」開始,假如你對影像比較有興趣,那做了之後,找的工作就可以找影像相關,也許不一定要留在生醫產業。如果想,也可以做醫學影像的軟體開發,進可攻退可守。

再度回到學校就讀的目的是要把路走寬,應該要以有興趣的技能為導向,讓自己的能力有「跨向度」的成長,才能夠變成能做生醫也能做工程,同時跨領域的職缺我也能勝任。

我可以說說我的狀況,我自己其實沒有修過線性代數,C語言也沒有到很熟悉,甚至演算法、資料結構也不夠清楚,這是我自己在跨領域之後的弱項。當初我也會像你一樣擔心,我都比不過人,那就業要怎麼跟其他人拼,但是事實上踏入職場之後我才發現根本不是這樣的思維模式。

你需要想清楚跨領域之後想要走的路是希望回到原本產業增加自己價值、進到工程產業領高薪然後放棄原本生醫背景、還是跨領域的職缺。如果是增加自己價值,那就要找還是在生醫的實驗室做工程的事,但我感覺你不是這類。從敘述中我感覺你比較希望是跨領域的職業,同時有生醫的背景也有工程背景的職缺。

以公司角度想,如果我想找跨領域的人進來合作,會預期他進來提供什麼價值?是做跟純工程一樣的工作內容嗎?應該不太可能。我會希望他能夠在工作中提供一些「純工程或純生醫沒辦法看到的觀點」,或者能夠做兩邊同時都需要基礎知識的事情。

既然我希望他做這些工作,那很工程的問題,我想當然不會希望他去解,會找純工程的人來幫我解決這個問題。

這就是我們最一開始的迷思,其實不需要把自己逼到跟純工程的人一樣精進,完全深知所有工程的專業知識,因為我們提供的是「基於生醫背景下的工程能力」或者「基於工程背景下的生醫能力」。

以工程來說,可能會分成不同區塊:

  • 以產品區分
  • 通常需要python進行驗證,然後C或MATLAB進行燒錄電路板(穿戴式裝置)
  • C++、Java做純軟體開發(生醫SaaS)
  • 以產業區分
  • 做醫學影像分析的,可能需要ML知識、影像分析、線代
  • 生理訊號可能需要工數、線代、傅立葉轉換
  • 以職稱區分
  • AI工程師可能從基本資料清洗前處理、搜集資料到後面模型調整,需要AI、DL知識
  • 演算法工程師狹義上可能需要基本資料結構、演算法,廣義上解決問題的工作都算在這裡,所以也需要團隊合作、觀察問題、邏輯思考的能力。

總的來說,你想要選哪些課,主要是以你覺得比較重要且有興趣的為主,並且根據後面的職位去盡可能match需要的能力,但不需要過度緊張。對於需要哪些能力以及跨領域細節,我正在著手跨領域訪談的系列中會很詳細地提到,第一篇會以我自己為例子免費提供大家觀看,到時候你可以再了解一下。

關於動作辨識、穿戴式裝置這類型研究領域的前景看法

如果是以產業來說的話,我覺得動作辨識和穿戴式裝置未來可能最先有發展的應該是Meta跟Neuralink。Meta持續開發也希望要量產的Vision Pro做AR/VR的深耕,之後可能會帶起一些風氣。而Neuralink的話則是因為有植入大腦晶片的技術,也能夠為未來的穿戴式裝置部分有所貢獻。

一旦這些產品問世,會成為話題,接著之前吵過的元宇宙時代就可能來臨,會透過穿戴式裝置結合動作辨識等進入半虛擬世界,屆時穿戴式裝置才會真的開始起來。

但是我認為要到這樣的發展,可能不是短期之內會看到的趨勢,起碼需要10年來教育市場,也讓大眾慢慢接受跟改變生活習慣。就像手機一樣,最一開始手機只是用來通電話,到現在真的要拿來玩遊戲、上網變成另一種主流作業系統也是花了10-20年。

所以,如果是產業的話我覺得未來絕對是一個趨勢,這個方向沒有錯。但是如果是為了下一份工作的話,我覺得可以考量的是在這個實驗室裡面做的內容,跟你希望未來走向哪個產業。接者去思考中間需要哪些能力,在職涯當中慢慢補齊。

進入職場具備的能力該怎麼準備、生醫訊號工程師怎麼規劃碩士課程

延續上面的話題,舉我的例子來說。

我原本的生科背景,在碩班的時候學了腦波的生理訊號並且拿到畢業證書。但是我求學期間沒有上過紮實的工程學科課程,對於很多理論都是知道怎麼應用為主,但是沒辦法親自做推導或變化。

我到了職場之後,做的工作內容主要都是新創開發,會遇到很多從來沒有人遇到的問題,需要自己找線索、觀察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導向的工作,對於理論應用上需求確實沒有到很高。相對需要的是觀察的能力、判斷以及思考,接著利用別人已經做好的工具來做開發應用,或者去求證觀察到的現象跟問題。

我不會推導傅立葉轉換公式,但是我知道程式怎麼寫,需要調整什麼內容;我不會計算BigO去讓程式達到最優解,但是我可以利用寫程式的能力去驗證、分析我觀察到的現象以及推測問題所在。

而我認為智慧醫療、生醫軟體醫材這類是未來的趨勢,所以我會一直希望留在這個產業裡。我希望未來能夠朝Neuralink這種公司發展做生醫訊號的管理職,但是我目前較欠缺一些市場經驗、技術層面也還沒走過一個產品週期,需要了解每個產品階段需要注意什麼。

那我就會希望下一份工作找像工程職位但是要做市場調查的職缺,來讓我能夠涉獵到這塊,接著慢慢把觸手伸到最終的目標。

當然,我說的都是我自己的例子,而確實這些專業知識的相對不理解是我現在的短板,也是我一直需要精進的部分。如果要規劃課程的話,我覺得數位訊號處理、機器學習理論、資料結構、演算法、線性代數這幾門算是最重要的部分。

而程式語言的話我覺得是C/C++、MATLAB跟Python,會讓你比較有機會進到台灣半導體公司裡面。

暫時待在非生醫產業有時候不見得是件壞事,他可以讓你工程背景的訓練更紮實,接著再把能力帶回生醫產業做整合,也不失為一種方式。

以上大概是我所有的建議,希望能盡量幫助到你~之後有什麼問題也都歡迎可以再回覆,需要即時一點的對話可以話可以私訊我IG會比較快!

最後工商一下XD 我之後會出跨領域的人才專訪,如同我前面提到的,第一篇會是我自己的部分,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未來的其他專訪會是付費文章,如果覺得有興趣的話也歡迎訂閱喔!或者你對我的訂閱制有什麼看法,都歡迎告訴我!

IG: daily_bio_juan

諮詢回饋

已獲得回饋以及允許撰寫成文章

希望可以幫助其他同樣處境的人

後記

如果你看完這樣的案例對話之後,也有相關的問題與煩惱,歡迎在文章最下方聯絡信箱留言,或者私訊IG小盒子與我諮詢互動 ! 身為過來人,我知道在困境中掙扎的痛苦以及無助感,我會盡量提供一些建議協助你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

「白鷗沒浩蕩 萬里誰能馴」

-唐代杜甫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詩人經受着塵世的磨鍊,沒有向封建社會嚴酷的不合理現實屈服,顯示出一種碧海展翅的衝擊力

希望勉勵作者,在未來不合理與需要恆心的時候堅持下去,持續產出有品質的文章,同時也勉勵讀者,在未來的道路上可以一起前進,最後展翅飛翔。

聯絡信箱

    分享給朋友吧~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