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童癖作為一種極端而令人震驚的心理疾病,已經成為當今社會極為關注的問題之一。近期藝人黃子佼被起底掀起一陣風波,發現過去有性騷擾的不良紀錄以及戀童的傾向,許多人直指應該接受正規管道治療以及道歉。
本文將深入探討戀童癖的診斷標準、治療方法以及與大腦結構功能的密切關聯,希望能夠對這一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果你第一次看到我的文章,歡迎訂閱我的免費電子報,會陸續更新生醫技術介紹、跨領域人才的專訪以及生理訊號相關技術培養,讓你了解生醫以及學習成為跨領域專家。
戀童癖的診斷與定義
戀童癖特徵會反覆對於兒童(通常為 13 歲或以下)出現強烈的性幻想、性衝動的行為。
在診斷戀童癖方面,將介紹精神醫學診斷標準DSM-5相關條文,以及相關的臨床評估工具等方式。
診斷標準
醫生根據根據《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進行評估時,必須符合以下標準:
- 在至少六個月的時間內,對未進入青春期的兒童(通常是13歲或以下)有反覆、強烈的性幻想、性衝動或行為。
- 這些性衝動已經被實踐,或者導致了顯著的困擾或影響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領域的能力。
- 這個人至少16歲,且比與之從事性行為的兒童大至少5歲。這不包括與12或13歲的青少年從事持續性關係的個體。
此外,戀童癖診斷應該確認:
- 是否只對兒童有吸引力
- 個人被吸引到的性別
- 性衝動是否僅限於個人家庭中的兒童
患有此疾病的人很少自願尋求幫助,諮詢和治療通常是受到法律約束強迫就醫的結果。
戀童癖分類
根據專一性
首先要確定他們是否“專門”對兒童產生吸引(專一戀童癖),或者同時對成人和兒童產生吸引(非專一戀童癖)。在一項由Abel和Harlow進行的研究中,針對2429名成年男性戀童癖者,僅有7%的人自稱專門對兒童性吸引,這印證了大多數戀童癖者屬於非專一群體的普遍觀點。
根據對象
戀童癖者通常會被特定年齡範圍和/或性別的兒童所吸引。研究通過男性戀童癖者是否只對男孩(同性戀戀童癖)、女孩(異性戀戀童癖)或兩性(雙性戀戀童癖)兒童產生吸引來對他們進行分類。
比例
同性戀戀童癖者的比例從9%到40%不等,大約是對其他成年男性的吸引率的4到20倍(相比成年同性戀的患病率為2%至4%)。
偏好年齡
對女性產生吸引的人通常偏好8至10歲的兒童,而對男性產生吸引的人通常偏好10至13歲的男孩。
自我評估研究
- 異性戀戀童癖者平均虐待了5.2名兒童,並實施了34次性行為
- 同性戀戀童癖者平均虐待了10.7名兒童,並實施了52次行為
- 雙性戀者平均虐待了27.3名兒童,並實施了超過120次行為
相關論文:
ABEL, G. G., BECKER, J. V., MITTELMAN, M., CUNNINGHAM-RATHNER, J., ROULEAU, J. L., & MURPHY, W. D. (1987). Self-Reported Sex Crimes of Nonincarcerated Paraphiliacs.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2(1), 3–25.doi:10.1177/088626087002001001
根據血緣
另一個常見的戀童癖分類根據受虐兒童是否局限於家庭成員(亂倫)。
從數據來看,所有性侵犯者中有27%的人對家庭成員下手。
- 6歲以下兒童案件佔50%
- 6至11歲兒童的案件佔42%
- 12至17歲兒童案件佔24%
Abel和Harlow的研究發現,68%的“兒童猥褻者”曾對家人進行過猥褻;30%曾對繼子、寄養子或被收養的孩子進行過猥褻;19%曾對自己的親生小孩進行過猥褻;18%曾對侄子或侄女進行過猥褻;5%曾對孫子女進行過猥褻。
相關論文:
Abel GG, Harlow N. The Abel and Harlow child molestation prevention study. Excerpted from The Stop Child Molestation Book. Philadelphia, Pa: Xlibris; 2001
根據行為與算計
戀童癖者還可以根據是否使用兒童色情和算計來誘導兒童參與性活動進行分類。
透過算計的戀童癖人通常被分為5類:
- 跟蹤者,試圖獲得與兒童的身體接觸
- 網遊者,利用網路直接獲得性快感而無需進行身體接觸(例如,聊天室)
- 手淫者,利用網路獲得更被動的滿足感(瀏覽兒童色情)
- 網絡交換,與其他戀童癖者交流並交換信息、色情和兒童
- 前4種類型的組合
Deirmenjian進一步將跟蹤類別細分為“基於信任的引誘方法”和“直接方法”,在一開始聊天就切入性主題。
有人擔心,網路匿名性會導致這些人更加放縱,因此願意參與他們本來不會考慮的行為。研究和案例報告表明,30%至80%的觀看兒童色情的人以及76%的網路兒童色情而被捕的人曾對兒童施暴。
相關論文:
Deirmenjian JM. Pedophilia on the Internet. J Forensic Sci. 2002; 47: 1090– 1092.
腦部結構與功能差異
在這一部分,我們將聚焦於大腦區域的相關性、神經傳遞物質的角色以及大腦發育與早期經歷的關聯,以揭示大腦結構與功能異常對戀童癖的影響。
大腦結構異常
正如 Seto( 2008 )先前的一篇評論中所討論的,存在三種主要的神經生物學理論:
- 額葉理論
- 顳葉理論
- 大腦體積理論
「額葉」理論
指的是戀童癖男性中常見的眶額(orbital cortex)和左右背外側前額葉皮質(prfrontal cortex)差異。
因為眶額皮質負責行為控制,尤其是抑制性行為。此區域的體積差異或功能缺陷可能可以解釋戀童癖相關的怪異行為。
相關論文:
- Graber B., Hartmann K., Coffman J. A., Huey C. J., Golden C. J. (1982). Brain damage among mentally disordered sex offenders. J. Forensic Sci. 27, 125–134.
- Flor-Henry P., Lang R. A., Koles Z. J., Frenzel R. R. (1991). Quantitative EEG studies of pedophilia. Int. J. Psychophysiol. 10, 253–258. 10.1016/0167-8760(91)90036-W
- O’Doherty J., Critchley H., Deichmann R., Dolan R. J. (2003). Dissociating valence of outcome from behavioral control in human orbital and ventral prefrontal cortices.
「顳葉」理論
指的是與戀童癖相關的性慾亢進的報導。
根據文獻,顳葉失調會導致戀童行為增加或異常性興趣範圍擴大,包括顳部病變和海馬硬化。 Ponseti 透過到戀童癖男性中顳葉活化程度的差異觀察到性慾亢進的特徵,進一步證明了顳葉在性行為障礙中常見的性慾亢進表達中的作用。
相關論文:
- Hucker S., Langevin R., Wortzman G., Bain J., Handy L., Chambers J., et al. (1986). Neuropsychological impairment in pedophiles. Can. J. Behav. Sci. 18, 440–448. 10.1111/j.1743-6109.2009.01564.x
- Ponseti J., Granert O., Jansen O., Wolff S., Beier K., Neutze J., et al. (2012). Assessment of pedophilia using hemodynamic brain response to sexual stimuli. Arch. Gen. Psychiatry 69, 187–194. 10.1001/archgenpsychiatry.2011.130
大腦體積理論
第三個主要神經生物學理論認為,受男性大腦男性化影響的大腦結構的差異會更影響戀童癖的發展。也就是因為激素的關係,睪固酮等男性激素進一步影響大腦結構造成差異而促使戀童癖行為產生。
此外,還有一種結合了額葉和顳葉理論的附加理論,並認為額葉和顳葉以不同的方式影響戀童癖的性偏好表達及其相關行為,額葉(眶額和背外側前額皮質)負責對兒童實施性犯罪,而顳葉(杏仁核和海馬體)負責對兒童進行性犯罪。
相關論文:
Seto M. C. (2009). Pedophilia. Annu. Rev. Clin. Psychol. 5, 391–407. 10.1146/annurev.clinpsy.032408.153618
大腦區域活性
有研究透過電子斷層掃描 (PET) 和功能性 MRI 發現了戀童癖者的腦部變化。
電子斷層掃描
在戀童癖的 PET 研究中,在未經 Bonferroni 校正的情況下,發現右側顳下皮質和額上回的局部腦葡萄糖代謝率降低。在出現性刺激後,戀童癖組的這一比率下降,而戀童癖組的這一比率則上升。其推測因為大腦持續異常,造成顳葉和額葉皮質葡萄糖代謝下降與性喚起的皮質調節有關。
相關論文:
Cohen L. J., Nikiforov K., Gans S., Poznansky O., Mcgeoch P., Weaver C., et al. (2002). Heterosexual male perpetrators 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 a preliminary neuropsychiatric model. Psychiatr. Q. 73, 313–336. 10.1023/A:1020416101092
功能性磁振造影
在功能性磁振造影研究中,針對一名同性戀戀童癖者的研究發現,前扣帶回、右前額葉皮質和基底節對衣著最少的男孩的照片有活化現象,這些區域構成了與右眶額葉皮質有關的注意腦網絡
相關論文:
Dressing H., Obergriesser T., Tost H., Kaumeier S., Ruf M., Braus D. F. (2001). Homosexuelle pädophilie und funkionelle netzwerk – fMRI-fallstudie. Fortschr. Neurol. Psychiatr. 69, 539–544. 10.1055/s-2001-18380
戀童癖治療
針對戀童癖的治療,將根據文獻探討行為療法、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等多種方法的應用以及效果和局限性。正常來說,可以透過長期的個人或團體心理治療以及降低睪丸激素水平的藥物來治療,從而減少性衝動和實施行動的可能性。
但戀童癖狀況通常是一種終身狀態。
此外,許多有戀童癖的人不願意治療,因為他們怕社會對他們的標籤跟看法,還有後續面臨的法律問題。
其治療結果會根據自願程度有很大的差異,當參與者自願時,患者接受社交技能培訓並合併治療其他問題(如藥物濫用或憂鬱症)時結果最好,相對的因為犯罪被捕之後才尋求治療可能效果較差。
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治療包括重塑認知扭曲和培養共情能力。可能包括對於噁心感受的條件化、對認知扭曲的直接面對、建立受害者共情(例如通過展示對受害者的後果的影片)、自信訓練(社交技能訓練、時間管理、結構)等等。
重塑認知扭曲
主要更正戀童癖患者認為兒童希望參與這種活動的想法。
培養共情能力
幫助他們從受害者的角度看問題,並理解他們造成的傷害。
研究已經推翻了性罪犯特別容易復發的觀點。實際上,性罪行的復發率低於所有其他主要類型的犯罪,美國司法部發現,只有約3%的兒童猥褻者在出獄後三年內再次犯下性罪行。對數百項研究的元分析確認,一旦他們被發現,大多數被定罪的罪犯永遠不會再次犯性罪行。(並非所有性罪犯都是戀童癖患者;只有約40到50%的被定罪的性罪犯符合該疾病的診斷標準。)
儘管治療可能有助於戀童癖者抵制對兒童的吸引力,但因為諮詢與就醫背後的強制性通報機制,造成許多人不尋求臨床幫助。
藥物治療
如同前面提到多次,戀童癖的性取向在成長過程中已經定型,無法透過後天方式對腦部結構與神經連結進行改變,僅能透過控制的方式減少衝動。通常會使用以下藥物:
醋酸甲羥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 )
一種黃體激素,透過注射到肌肉中降低性慾以及性衝動,藉此減少對未成年的幻想與衝動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鹿胎蛋白(Leuprolide)
透過阻止了腦下垂體分泌激素,停止了睪丸產生睪固酮。
醫生會同時定期進行血液檢測,以監測這些藥物對肝功能的影響,以及其他測試(包括骨密度測試和測量睪丸激素水平的血液檢測)。
結論
戀童癖根據研究與數據顯示,可能因為童年時期的外在、心理的創傷,所造成自卑、缺乏自信等等的感受,可能合併憂鬱症等等病徵同時出現,進而影響大腦發育。
使得這些人在大腦功能與結構上出現異常,對於幼年孩童透過跟蹤、幻想等不同途徑達到興奮。
因為大腦結構的定型特性,這些人沒有辦法實質透過後天藥物的方式重新建構大腦連結,只能努力透過心理與藥物治療控制對於性衝動的程度達到危害較低的結果。
後記
因為近期的新聞讓我心血來潮寫了一篇科普文,寫著寫著發現真的有太多細節、分類以及未明朗之處。這些人真的在社會上其實很難立足以及對抗病徵,即使接受治療了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如果你喜歡這樣解說的方式的話,幫我按讚拍手分享,讓更多人了解生物的有趣之處 ! 如果你覺得有疑問或者有錯誤的話,歡迎在下面留言告訴我 !
「白鷗沒浩蕩 萬里誰能馴」
詩人經受着塵世的磨鍊,沒有向封建社會嚴酷的不合理現實屈服,顯示出一種碧海展翅的衝擊力
希望勉勵作者,在未來不合理與需要恆心的時候堅持下去,持續產出有品質的文章,同時也勉勵讀者,在未來的道路上可以一起前進,最後展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