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出路]生科到生技實習-跨領域過程

這篇和大家分享從生物科技領域轉向生技實習經歷包括財務分析、市場分析、行銷。如果你正在考慮跨領域發展,或者對生技財務感興趣,希望這位訪談者的故事能給你一些啟發。

身為過來人,了解在就學期間對生科出路未來的迷茫以及無助感。就算能夠上網找資料知道出路可能可以如何發展,但是對於產業、跨領域心路歷程以及實際工作內容、需要的能力並沒有完整且直接的資源可以參考。

因此想要透過自己的力量訪談一些從生科跨到不同領域的人的心路歷程,並且再將這些跨領域人才的談話的內容整理、擴充、理解後撰寫成文章。包含工作內容如何應用跨領域的知識、跨領域遇到的困難或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等。

整個系列通常會有三篇,以兩週為一期,分成「跨領域過程」、「職場應用」及「行業前景及過來人建議」。結束三篇之後會再發布新一個人的系列,並收錄在網站中。

如果你第一次看到我的文章,歡迎訂閱我的免費電子報,會陸續更新生醫技術介紹、跨領域人才的專訪以及生理訊號相關技術培養,讓你了解生醫以及學習成為跨領域專家。

背景資料

學歷:頂大生科、科管所

專題內容:台灣生技產業併購策略分析

碩士研究領域:台灣製造業的數位轉型策略前瞻

實習經驗:IC設計的財務分析、投顧、藥廠市場行銷

畢業工作:IC設計的技術行銷工程師

為什麼決定嘗試生技實習?是因為不喜歡實驗還是其他原因?

我覺得好像從生科系在大二大三需要必修實驗課像生化實驗、微生實驗。

在學習當中就發現,做了western blot每次都要等很久,然後結果又不是很如意,常常失敗;微生實驗也是,沒有畫好菌盤就要重做,花很多時間等待很久結果又常常不成功,自己不太能接受這種性質的工作。

因此,發現自己對這種需要大量耐心和精確度的工作不太適應。花費大把時間卻得不到理想結果,這種挫折感讓我開始質疑:「難道這就是我未來的日常嗎?」。

就在我在覺得實驗不適合我的時候,我開始探索其他可能性。

大三時,我鼓起勇氣去管理學院修了一些基礎課程,像是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和財務管理。

就發現自己對於這些有關於財務或市場相關的領域蠻有興趣的。

所以,大四就找科管的教授做專題,題目主要是生技的募資、創投的研究主題。因為自己還是生科系不想脫離背景,但是又想走商管的領域,就想要藉著專題研究來辨別自己是不是很喜歡這個方向。

你有很多實習跟創業的經驗,是怎麼開始的?

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我參加了清大舉辦的生技創業課程。課程要求我們組成一個跨領域團隊,開發一個產品並將其推向市場。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商業世界中關於產品開發和創意發想的課程。

我們的團隊成員背景非常多元,有生科、資工等不同專業的同學。我們一起經歷了從產品概念到市場推廣的整個過程,包括行銷策略、業務開發等各個環節。因為我是團隊中唯一具有財務背景的成員,所以自然而然地負責了募資、財務規劃和報表建立等工作。

過程中,我們參與了很多國內創業競賽也獲得很多冠亞軍,同時我們也接觸到許多創投公司。

就發現發現創投這個領域既需要紮實的生物技術知識,又要有強大的財務分析能力。是一個適合本身生科系又跨領域出的我的職涯方向,因此就把創投放進我的職涯規劃中。

實習經驗如何累積的?

為了培養財務分析能力,我決定先去一家IC設計公司實習。在那裡,我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財務分析、財務報表建制和開帳立賬。這段經歷讓我對企業財務運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不過時間一久,我發現純粹的財務工作對我來說有些乏味,能做的東西有點侷限沒有新的挑戰,學習到的東西開始慢慢變少於是決定結束這份實習,尋找新的挑戰。

之後,我有幸獲得了在一間外商藥廠做marketing實習的機會。考慮到自己的生科背景,我不想完全放棄這個專業,因此就轉而投入到這間公司學習。

工作內容最簡單來說就是把藥物賣出去,然後去定價、備藥品的貨。主要圍繞著藥品銷售、定價策略制定等方面。具體來說,我參與了行銷相關工作、數位行銷策劃,以及參展活動的組織。

其實那時候蠻有成就感未來蠻有機會往藥廠,自己也是生科背景,有想過多透過看仿單、或是一些paper會不會比較上手一點。

但是在那裡有很多不同背景的實習生,跟他們聊過之後發現,以這個學歷來看要直接去藥廠也只能走sales為主,但是因為自己的個性覺得不太適合,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在藥廠實習的時候,做年度會議報告或行銷專案上,很常看到一間顧問公司主要在做一些藥廠的市場分析,包含市面上的競品分析、定價策略還有顧客訪談。因此,就主動投遞這間顧問公司做市場分析。

舉例來說,當有客戶委託我們對某個特定產品進行競品分析時,我們需要全面考察市場上的競爭產品,分析它們的定價策略、了解病人的使用需求,以及收集醫生的使用回饋。

這份工作要求我根據客戶的委託內容,製作全面的市場調查報告。因而讓我學到了許多市場策略的應用技巧,也提升了自己的簡報製作能力。

這些多元化的實習經歷不僅豐富了我履歷,更重要的是讓我發現自己對於市場分析策略相關的領域非常有興趣,也因此就對未來更有方向。

創投的啟發:投顧實習

在藥廠實習的同時,我也爭取到了在投顧公司實習的機會,所以一週也有分配一半的時間去投顧公司。當初的初衷,也是因為受到創業的經歷啟發,想要以創投的核心出發。剛好公司也希望有生技背景有財務背景的人來當實習生,希望以生技產業為主去找生技不同個股做投顧報告。

在這個實習裡最大收穫是財務分析能力上的進步。因為本身並不是金融本業,所以一開始剛進去蠻吃力的,有很多的專有名詞、專業術語都不太懂,是透過不斷查找資料、跟同事和主管討論才慢慢填補這個缺口,所幸最後學到很多產業的分析、金融模型的建立以及財務的估值都有很大的收穫。

最後,我還成功產出了兩份完整的市場報告。

這些實習經歷讓我確信,自己對市場分析和市場策略相關的工作確實很有興趣和天分。我開始思考,也許我未來的職業道路就在這裡。

在轉換方向之前,你對未來的職涯感到迷茫嗎?你是如何克服的?對一日生科的看法如何?

其實剛開始進大學就沒有想太多,只有朝自已覺得有興趣的方向走。就像前面說的一樣,我只是因為大二大三的必修實驗課的經歷。

讓我發現自己對生科實驗的性質不太有興趣,所以才往其他「可能」有興趣的課嘗試。後來就很剛好的順水推舟去了很多不同產業的實習以及創業的經驗。

但是自己當初完全沒有對未來職涯有什麼概念跟考量,只是跟隨興趣走而已。

至於「一日生科」的話,當然以前都有聽過。但是當初的想法很單純,就覺得都到了頂大會覺得生科不一定科科,因為看到很多學長姊都可以去台積電、半導體產業的很多不錯的職位,就可以了解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只能有「科科」的結果。

現在的工作內容和這份工作對您職業發展的意義?

    在當完兵之後剛好經歷到科技業人事凍結,所以整個景氣很差。花了半年找工作,最終在一家半導體的IC設計公司找到了工作機會,擔任技術行銷工程師。

    當然期間有投遞生技創投的職缺,但是一直碰面。因為大部分都是希望有5-10年的工作經驗再來做創投會比較符合實際需求。

    所以後來就先放棄生技創投的領域,而往市場分析、顧問、產業分析的職位去找,在某格產業待5-10年再轉去創投也是不錯的想法。

    而現在這份工作讓我能夠將之前積累的市場分析經驗與技術知識結合起來。

    原本這個職位也是要求5-10年的相關經驗,但我的主管看重了我在之前投顧跟生技顧問公司的市場分析實習經驗,認為我可以勝任marketing intelligence的工作。

    我的主要職責包括為公司各個部門提供最新的市場資訊,分析產品開發的可能性,以及進行競爭者分析。這些工作需要我密切關注半導體行業的最新發展趨勢,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市場數據,並將這些信息轉化為有價值的洞察,以協助公司的研發(RD)和業務團隊制定策略。

    總結

    過程中其實不難感覺到,他對職涯的想法核心也是「興趣」出發。這與喚之前的想法不謀而合,畢竟人生很長遠,要做自己喜歡、有興趣的事情,才能在跨領域的時候有信念跟理念堅持下去。

    因為喚的訪談過程覺得其實他有很多不同的經歷,所以拆切方式可能會比較傾向於本篇為總論,而後續再各自細講經歷、工作內容以及建議。

    「白鷗沒浩蕩 萬里誰能馴」

    -唐代杜甫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詩人經受着塵世的磨鍊,沒有向封建社會嚴酷的不合理現實屈服,顯示出一種碧海展翅的衝擊力

    希望勉勵作者,在未來不合理與需要恆心的時候堅持下去,持續產出有品質的文章,同時也勉勵讀者,在未來的道路上可以一起前進,最後展翅飛翔。

    聯絡信箱

      分享給朋友吧~

      發表迴響